女孩拒绝示爱被扔下楼 又被正义感“杀死”一遍

  1、" 备胎 " 杀人案

  情杀,永远是社会新闻中最狗血、最富戏剧性的吸睛利器。当它还牵扯到男女交往中人性的弱点和因人而异的价值观冲突,必然会引爆舆论的狂欢。

  比如最近这场引起网民关注的庭审——今年 3 月,90 后女孩姗姗在拒绝男同学薛某求爱后,被对方整个人拎起来,从 19 楼扔下去而丧命。

  一米 8 几的壮汉像随手拎起小动物一样,把 1 米 6 的弱小女孩扔下楼摔死,本是一件可怕的、强者对弱者的侵害罪行。

  可看客所津津乐道的,却因为这样一些细节变了味:

  薛某从高中起便追求了姗姗 8 年,里里外外送过她价值 3、4 万元的礼物。薛某还自称曾和姗姗旅行,自己承担费用;与姗姗和姗姗的同事合租,自己也比两个女生多分担 300 元的房租,等等。

  最终让薛某动了杀心的,也是他发现姗姗的床头摆上了和其他男生的合照,并偷听到姗姗在电话里对别人提到他这个追求者," 不喜欢他,希望她走 "。

女孩,拒绝,示爱,正义感

  于是,怒从心头起、情绪冲动地杀了人的薛某,被许多人换了一副眼光看待——

  好一个女神养备胎、结果被反噬的故事啊!不喜欢他,怎么还收人家礼物、吊着人家?你不玩弄人家感情,也不至于被他杀了!

女孩,拒绝,示爱,正义感

  一个简简单单的 " 杀人有罪 " 的逻辑,却被纠缠不清的感情线绕成了:

  " 虽然他杀人不对,但是女生也对自己的死有责任吧。"

女孩拒绝示爱被扔下楼 又被正义感“杀死”一遍

  看似站在公正客观的中间,知道 " 杀人不对 "。可是,往往 " 但是 " 后面才是想说的重点,这你我都明白。

本站为您推荐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