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多维度优选私募基金

  自2004年私募基金产品首次发行以来,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、制度的改革、法律的完善,私募基金行业正在经历变化和演进,私募基金产品也趋向多元化。有专家总结,投资基金的投资策略主要可以分为:股票策略、事件驱动策略、管理期货策略(CTA)、宏观策略、套利策略、债券策略、组合基金策略等。在风格组合各异的私募基金市场中,如何客观衡量和评价基金业绩表现?面对多元化的私募产品,投资者应如何进行投资决策?

  从方式上,投资者评价私募基金可采取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式;从期限上,还应关注基金产品的中长期绩效。

  私募基金的评价既要考虑产品的收益、回撤等定量指标,也要考虑公司运营、投研体系、风控机制等定性指标。

  定量评价是围绕私募基金已有的业绩表现对其进行数量化分析。首先是考察产品层面的内容,其中业绩回报、风控水平、收益风险比等是基金绩效的重点表现,通常通过平均收益率、最大回撤、波动率、夏普比率等指标进行衡量。此外,还需要考量产品策略的类型,产品规模和产品数量。

  定性评价是对管理人进行综合评价从而预判基金的未来表现。第一,考察投研体系,即是否具有合理的投资理念、完善的投资流程以及优秀的投研人员,尤其是投研人员是需要重点考察的。一般来说,成功的基金产品背后都有一个优秀的基金经理或投研团队。第二,考察风控体系,即是否具有健全的风险控制体系、流程和措施。第三,考察私募基金公司的组织架构。完整的组织形式和组织架构是保障公司稳定运营的重要依据。最后,私募基金的外部声誉是影响投资者决策的隐性因素,相比公募基金产品,由于私募基金信息披露有限,投资者在进行决策时更加重视其无形声誉因素,如是否获取业界认可,是否受到监管处罚等均会成为其判断的补充依据。

  面对多元化的私募市场,投资者该如何选择?

  首先,确定自己的风险偏好,选取符合资金需求的大类资产。大类资产配置策略研究应在考虑市场预期的基础上结合宏观、政策分析结果把握中长期的投资主题,在对各投资品种的收益、风险进行权衡的基础上确定资产配置策略,形成大类资产配置建议。

  比如,研判通货膨胀CPI、PPI等各项宏观经济指标,以及各经济体货币政策、财政政策等政策导向,从而判断宏观经济整体形势及变动趋势;同时,结合考虑股票市场估值、市场成交量、市场情绪等在内的各项指标,以及债券及利率市场收益率曲线的位置和形态,从而判断股票、债券市场的整体风险状况,主动判断市场时机,进行积极的资产配置,并随着各类资产风险收益特征的相对变化,适时动态地调整股票、债券和货币市场子基金的投资比例,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投资组合的风险、提高收益。

  其次,对于私募基金的选择需要有一套系统化的流程(投前、投中)和指标。

  在投前流程方面,一是要建立私募基金库。建立备选库的目的是为了优化投资结构,提高投资效率,同时防范投资于法律法规限制的或有重大投资风险的私募基金,控制投资风险。二是对备选库的私募基金需要满足设立一些准入条件(可视情况调整),大致可包括:公司股权结构稳定,存续年限超过一定年限,且经历完整牛熊周期;公司经营稳健,在行业内处于垄断或龙头地位,资产管理规模超过一定规模,过往几年较基准均实现超额收益,行业内业绩排名前列;公司人员构成稳定,投研团队经验丰富,拥有不少于一定数量的投资经理,投资经理平均从业年限较长等。

  在投中监控方面,在投资过程中,可以从总体分析与业绩构成两个维度考量私募基金的业绩。

  综上所述,在判断私募基金的行业地位时,需要在基于对国内行业现状、机构、产品系统了解的基础上,再通过量化的指标和系统化的流程来衡量其投资能力,才能客观判断其在行业中所处的水平。(本网综合)

本站为您推荐: